2016年上半年医用高压氧专业临床质量控制督查结果报告
2016-10-31 10:22作者:admin
2016年上半年医用高压氧专业临床质量控制督查结果报告 2016年6月-7月,上海市医用高压氧临床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对本市22家开展医用高压氧治疗的医院进行了医用高压氧临床质控抽查,现将结果汇总如下: 一、 督查对象 本次督查为抽查,主要督查三级医院及2015年度督查问题较多的4家非三级医院医用高压氧临床质控情况,计划督查22家医疗机构,其中被抽检单位有3家医院(曙光医院、六院东院、市工人疗养院)因各项原因停止营业,暂停督查,实际督查医院19家。 二、 督查内容和方法 根据上海市卫计委和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的要求,以及上海市医用高压氧临床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讨论结果,在2016年修订出版的《上海市医用高压氧质控手册(试行)》基础上,对督查专家及被督查单位进行集中培训后,由质控中心委员会统一安排进行督查。具体督查内容依据上海市医院高压氧科(室)质控督查表进行督查。 三、 督查结果及处理措施 本次检查为抽查,重点针对2015年度各医疗机构突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本次检查整体情况较好,大部分氧舱单位能对2015年度督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检查中也发现了部分单位实施细节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总结如下: (一)硬件设施部分 氧舱布局——虽然氧舱布局是2015年度主要问题之一,但仍有7家(37%)高压氧舱单位布局仍不合理,仍有部分医院缺治疗等待区、缺抢救室/抢救车,或者抢救设备不完备等,尽管氧舱布局改造无法一蹴而就,但相关抢救设备是医疗安全的基本保障,质控中心拟与有缺陷医院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督促其尽早完善。此外,4家高压氧舱单位(21%)存在观察镜银纹、测压表未定期检查等情况,已当场指出改进意见。 (二)管理水平 2015年部分医院缺相关制度规程,该情况在2016年有明显改善。但医护人员配备不足情况仍存在,有6家医院(32%)存在缺乏专职医师、护士,医护资质不够等情况。高压氧治疗技术是一门与多学科交叉的治疗技术,各医院高压氧舱设置往往与医院各临床科室有一定距离,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面对各种疾病的各项应急事件的能力,尤其是在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更需要医护人员具有相关临床经验,因此质控中心要求大型多人氧舱须至少有1名医师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名护士具有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他类型氧舱至少有1名医师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名护士具有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这一要求许多包括许多三级医院在内的医疗机构没有做到,甚至有三级医院督查发现启用工作不满一年的护士,且无法提供护士的相关资质证书。该情况说明各级医疗机构普遍对高压氧医学不够重视,从业人员缺乏基本临床安全意识。这对患者的高压氧治疗存在严重的临床安全隐患。 (三)专业技术 与2015年质控督查相似,此次督查过程仍有少部分氧舱单位工作人员对适应症及应急预案不清,病史不规范等情况。2015年质控督查有1家单位存在患者打火机入舱情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质控中心在提出整改意见之后,该医院积极整顿,本次督查质控中心亦对该医院进行随访复核,整改效果良好。 从本次督查结果可见,上海市开展医用高压氧治疗接受质控督查监管的单位,硬件设施和科室管理规章制度均基本合格,在具体实施细节上,有少数医用未按照标准严格执行,尤其是临床安全意识薄弱,对患者突发状况的应急的抢救设备配备不足,医护人员资质不足等情况,质控中心将就督查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与被检查单位的领导及负责人沟通交流,解决问题、消除临床安全隐患,保障本市高压氧临床工作安全及质量。 上海市医用高压氧临床质量控制中心 2016/8/10 (责任编辑:admin) |
联系我们